其一,停車是汽車消費,無論是用戶接觸頻率還是從支付頻率看,都遠遠高于打車,而且車和人是合一的,沒有什么汽車消費入口能像停車APP這樣完美。
其二,停車是剛性的需求,尤其是一二線大城市,停車難是一切城市消費的痛點。智能停車APP解決了問題,同時如果解決了這個痛點,由此帶來的商業價值是不言而喻的。
其三,停車的客單價看起來不高,但從頻率看,一周、一個月、一年的客單價并不低,而停車的沉沒成本是一定的,提高利用效率創造的利潤非常高,而且從支付便利的角度看,車主預支付的可能性非常高,由此帶來的資金沉淀的商業價值也非?捎^。
其四,停車作為汽車消費入口是顯而易見的,關鍵停車還是一切消費的入口。對于汽車社會而言,如果從停車位置還不能判定消費需求,那O2O和大數據就徹底是謊言了,順著這個思路各位就不難知道醫院、幼兒園、政府機構周邊的停車場資源有多么珍貴……
其五,停車位分時共享的價值遠遠大于車輛分時共享,反正將來要分享汽車的人還得先找到停車位,對吧:)
這么大的金礦投資人和創業者當然都不會不知道,關鍵是停車APP的門檻非常高,打車APP面對的只是出租車公司,是國有企業,而停車APP面對的則非常復雜,不僅有各類停車場產權實體,對于大量路側停車還有政府機構。